你是不是也常常滑手機滑到一半,跳出一些「靠一支手機創造被動收入」、「下班後多賺一份薪水」的廣告?然後,你可能看到「聯盟行銷」這四個字,心裡卻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:「這到底是不是詐騙啊?聽起來好像很厲害,但又有點像直銷,真的能賺到錢嗎?」
我懂。想找個副業,想增加點收入,但網路上的資訊又多又雜,一堆老師開課,一堆人秀出嚇死人的收入截圖,反而讓你更霧煞煞。你怕投入了時間和心力,結果只是幫別人賺錢,自己什麼都沒撈到,甚至還被當成韭菜割。這篇文章就是為你這種「想搞懂但又怕受傷害」的朋友寫的。這篇文章會是你最完整的入門指南,讀完後,你將會清楚知道:
聯盟行銷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。
它跟直銷的根本差別在哪。
新手要怎麼開始第一步。
實際操作上,有哪些優點和必須小心的「聯盟行銷陷阱」。
準備好了嗎?我們直接開始!
Affiliate Marketing 的中文直譯就是「聯盟」或「隸屬」行銷。說白了,聯盟行銷就是一種「線上分潤合作計畫」。
你,身為一個內容創作者(推廣者),透過你的個人網站、部落格、YouTube 頻道或社群媒體,推薦某個公司(廣告主)的產品或服務。當有消費者透過你專屬的推薦連結,完成了特定的動作(例如:購買商品、註冊會員),你就能從中賺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或固定獎金。它就像一個三方(或四方)都贏的遊戲。
為了讓你更清楚這個生態系是怎麼運作的,我們來認識一下裡面的四個主要玩家:
廣告主 (Advertiser / Merchant)
是誰:就是賣產品或服務的公司啦!例如:Nike 賣鞋子、博客來賣書、SaaS 公司賣軟體。他們有很棒的產品,但需要更多人知道,需要更多管道來銷售。
目標:用更有效率、更低風險的方式,擴大產品的曝光和銷售量。
推廣者 (Affiliate / Publisher)
是誰:就是你!任何擁有自己網路平台、可以創造內容的人,都可以是推廣者。例如:部落客、YouTuber、IG 網紅、Podcaster,甚至是活躍在論壇的鄉民。
目標:透過分享有價值的內容,幫助粉絲或讀者解決問題,並在過程中,利用聯盟行銷將自己的流量和影響力「變現」,創造被動收入。
消費者 (Customer)
是誰:就是我們每天在網路上逛來逛去,尋找產品評價、解決方案的廣大網友。
目標:在購買前,找到最真實、最可靠的資訊,做出最好的消費決策。他們透過推廣者的內容,認識並購買了產品。
聯盟行銷平台 (Affiliate Network)
是誰:這是一個中介平台,像是廣告主和推廣者之間的「婚姻介紹所」。例如:台灣的「聯盟網 (Affiliates.One)」、國際知名的「ShareASale」。
目標:提供一個系統,讓廣告主可以輕鬆上架他們的聯盟行銷計畫,也讓推廣者可以一次看到很多不同廠商的合作案。平台會負責處理最重要的「連結追蹤」和「金流支付」,確保每一筆交易都能被正確記錄,佣金也能順利發放。
小提醒:有些大型廣告主(像 Amazon)會自己經營聯盟計畫,就不一定會透過第三方平台。
我知道上面講的還是有點硬,沒關係,我用一個你一定遇過的情境來解釋「行銷聯盟」的概念。
想像一下,你發現巷口新開了一家牛肉麵店,湯頭濃郁、肉質軟嫩,好吃到爆炸!
你隔天上班就跟同事 A 大力推薦:「欸!跟你說,我家巷口那家新開的牛肉麵,你一定要去吃,保證不後悔!」同事 A 聽了很心動,下班就跑去吃了,果然讚不絕口。
老闆看到你這麼熱心幫他介紹客人,就跟你說:「兄弟,感謝啦!這樣好了,之後只要是你介紹來的朋友,報你的名字,我就送他一份小菜。然後你下次來吃,我直接免費幫你升級大碗!」
在這個例子裡:
廣告主 = 牛肉麵店老闆
推廣者 = 你
消費者 = 同事 A
佣金 = 免費升級的大碗牛肉麵
給消費者的好處 = 獲贈的小菜
追蹤機制 = 「報你的名字」
聯盟行銷,就是把上面這整套流程「網路化」和「系統化」。你的推薦文或影片,就是你的「口碑」;專屬的聯盟連結,就是那個用來「報你名字」的追蹤碼;而現金佣金,就是那碗更實際、更誘人的「免費大碗牛肉麵」。
這樣是不是秒懂「聯盟行銷是什麼」了?它不是什麼神奇魔法,而是一種非常合理、建立在「價值交換」上的商業模式。
好,既然我們已經搞懂「聯盟行銷是甚麼」的底層邏輯,接下來就要聊聊實際操作面的東西了。你可能會想:「所以,我到底是要怎麼賺到錢?只要貼連結就好了嗎?」
我們先來看看聯盟行銷最常見的三種分潤模式,這會決定你的「薪水」是怎麼算的。
不同的行銷聯盟計畫,會有不同的「目標任務」,你的佣金就是根據消費者有沒有完成這些任務來計算的。
模式 | 全名 | 中文解釋 | 特點 | 適合的推廣內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PS | Cost Per Sale | 按銷售分潤 | 最常見也最主流。消費者必須透過你的連結「完成購買」,你才能抽成。佣金可以是固定金額或訂單金額的百分比。 | 產品開箱評測、深度使用心得、多款產品比較文(例如:2024 年最佳降噪耳機推薦)。 |
CPL | Cost Per Lead | 按名單計費 | 消費者不一定要花錢,但要完成「特定行動」,例如:註冊免費會員、填寫問卷、下載電子書、申請試用。 | 軟體教學、線上課程介紹、金融產品(如信用卡、貸款)申辦引導。 |
CPC | Cost Per Click | 按點擊計費 | 只要有人「點擊」你的聯盟連結,你就能賺到錢。這種模式現在比較少見,因為容易被濫用(無效點擊)。 | 比較不推薦新手投入,單次點擊的收益非常非常低,需要極大的流量才能看到成效。 |
新手建議:對大部分想經營部落格變現或 YouTube 聯盟行銷的新手來說,CPS 和 CPL 是最值得投入的兩種模式。因為它們的佣金通常比較高,而且更能反映你內容的「說服力」和「價值」。
很多人一聽到聯盟行銷,就以為是在自己的網站或社群上掛滿醜醜的 Banner 廣告,然後坐等收錢。齁,那真的是上個時代的作法了,現在這樣搞,只會讓你的觀眾覺得很煩然後封鎖你。現代成功的聯盟行銷操作方式,核心精神是「內容為王,價值先行」。你不是一個卑微的推銷員,而是一個專業的「問題解決者」和「資訊篩選者」。你的目標是創造出真正對讀者有幫助的內容,然後把聯盟產品「自然而然」地融入其中。具體可以怎麼做?
寫一篇深度的產品評測文 (Review)
範例:你買了一台新的電競筆電,就可以寫一篇超級詳細的開箱文。從外觀、效能跑分、遊戲實測、散熱表現,到優缺點分析,全部寫出來。在文章的結尾,附上你在 Momo 或 PChome 的聯盟行銷推薦連結,告訴讀者:「如果你覺得這台筆電符合你的需求,可以從這裡購買。」
做一個「Best of」清單或比較文
範例:如果你是個旅遊達人,可以寫一篇「2025 年最新!10 個東京親子自由行必住飯店推薦」。你詳細分析每一家飯店的地理位置、房型、親子設施和價格區間,並附上你在 Agoda 或 Booking.com 的聯盟連結。讀者看完你的整理,可以直接點擊預訂,省去自己比價的時間。
製作教學內容 (Tutorial)
範例:你是一個很會用某套剪輯軟體(例如 Adobe Premiere Pro)的 YouTuber,你可以拍一系列「新手入門教學」,從如何匯入素材到輸出影片。在影片的資訊欄,你可以放上 Adobe 官方的聯盟連結,如果有人看了你的教學,覺得這軟體很棒而決定訂閱,你就能賺取佣金。這就是 YouTube 聯盟行銷的典型玩法。
分享你的個人使用經驗 (Case Study)
範例:你在 IG 上分享你使用某個保養品牌三個月的「膚質變化對比圖」。你詳細記錄了使用方式、感受和真實效果,並在限時動態中放入該品牌的聯盟行銷廣告連結。因為有你本人的「親身見證」,粉絲的信任度和轉換率通常會很高。
記住一個大原則:先給予價值,再考慮獲利。 當你的內容真的幫助到別人時,他們會很樂意透過你的連結購買,因為這是一種對你提供優質資訊的「支持」和「感謝」。
這點真的太重要了,我一定要特別拉出來講清楚,因為太多人把這兩件事搞混,導致對聯盟行銷有很深的誤解,甚至貼上「詐騙」的標籤。我們直接用表格 PK,讓你秒懂它們的根本差異:
比較項目 | 聯盟行銷 (Affiliate Marketing) | 直銷 (Multi-Level Marketing, MLM) |
---|---|---|
核心目標 | 推廣/銷售產品或服務。你的收入跟你推薦了多少產品直接相關。 | 招募下線,建立組織。你的主要收入來源,往往不是銷售產品,而是你底下「人頭」的業績抽成。 |
加入成本 | 幾乎為零。加入聯盟計畫通常是免費的,你最大的成本可能是網站的伺服器費用。 | 通常需要付費。例如:購買昂貴的「新人套組」、繳納入會費、每個月有最低消費額(責任額)。 |
收入結構 | 單層式。你只從你「自己」的推廣中賺錢,沒有什麼上下線關係。 | 多層式(金字塔結構)。你可以從你自己的銷售中賺錢,更可以從你招募的下線、下下線的銷售中層層抽成。 |
囤貨壓力 | 完全沒有。你只是個「介紹人」,不需要買貨、存貨、包貨、出貨。金流和物流都由廣告主負責。 | 通常有。為了達到每月的責任額,或是為了「晉升」,常常需要自己先買下一堆產品,容易造成囤貨壓力。 |
工作模式 | 自由、獨立。你可以同時推廣 A 公司和 B 公司的產品,只要你覺得它們都很好。 | 封閉、綁定。你通常只能銷售單一公司的產品,而且需要參加大量的線下聚會、課程和激勵大會。 |
簡單總結:
聯盟行銷的重點是「事」(推廣產品)。
直銷的重點是「人」(拉人頭)。
聊了這麼多觀念,你現在應該已經摩拳擦掌,想知道「好啦,那身為一個聯盟行銷新手,我在台灣到底該怎麼開始?」
別急,我幫你整理了一個三步驟的「新手村任務」,跟著走就對了!想靠聯盟行銷賺錢,打好地基最重要。
這是最重要,也最容易卡關的一步。所謂「利基」,就是一個小而精準的市場領域。你千萬不要想著「我要推薦所有好用的東西!」這會讓你變成一個什麼都賣的雜貨店,但沒有人會記得你。你要做的,是成為某個特定領域的「專家」。那要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利基市場? 我推薦一個「黃金交叉法」,找出三個圈圈的交集點:
熱情與興趣 (Passion):你對什麼東西有極大的熱情,聊起來會眼睛發光,就算沒錢賺也願意花時間研究?是咖啡、露營、理財投資,還是幫貓咪買玩具?
知識與專長 (Expertise):你在哪個領域比身邊 80% 的人都懂?可能是你工作的專業(如程式設計),或是你的興趣玩到變專家(如黑膠唱片收藏)。
市場與獲利性 (Profitability):這個領域有沒有人願意花錢?有沒有相關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讓你推廣?你可以用 Google Trends 看看搜尋熱度,或直接去聯盟行銷平台上逛逛,看有沒有對應的廠商。
舉例來說:
很差的選擇:「旅遊」(太廣泛了,競爭者都是大魔王等級的旅行社)
比較好的選擇:「親子旅遊」(範圍縮小了)
絕佳的選擇:「台灣中部地區的懶人豪華露營 (Glamping) 聯盟行銷體驗」(非常精準,目標客群明確,而且有很高的商業價值)
挑對利基,你就成功了一半。因為當你真心熱愛你談論的主題時,你的內容才會有靈魂,才能真正打動人心。
選好利基後,你就要蓋一個屬於你的「內容基地」。這是你跟世界溝通的管道,也是你放置聯盟行銷廣告連結的地方。常見的平台有三種,各有優缺點:
部落格 (Blog) - 長期抗戰的首選
- 優點:
資產自主權高:這是你自己的地盤,規則你說了算,不會被演算法綁架。
SEO 效益:寫得好的文章,可以透過 SEO (搜尋引擎優化),在 Google 上獲得長達數年的免費自然流量,帶來真正的被動收入。
內容深度夠:適合撰寫需要詳細說明的深度評測文、比較文。
- 缺點:起步慢,需要學習一點 WordPress 和 SEO 知識。
建議:想長期經營,部落格變現絕對是你的核心武器。
YouTube 頻道 - 影音世代的利器
- 優點:
高互動性:影像和聲音比文字更能建立信任感和個人魅力。
產品展示效果好:開箱、實測、教學等,用看的比用讀的更直覺。
Google 第二大搜尋引擎:很多人會直接在 YouTube 上搜尋「XXX 評測」。
- 缺點:製作門檻較高(需要拍攝、剪輯),對個人形象和口條有一定要求。
玩法:YouTube 聯盟行銷通常會將連結放在影片下方的「資訊欄」或「置頂留言」。
社群媒體 (Instagram / Facebook / TikTok) - 快速圈粉的戰場
- 優點:
傳播速度快:一篇貼文、一則 Reels 或限動,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爆紅。
互動即時:可以直接跟粉絲私訊、留言互動,適合推廣快時尚、美妝、美食等生活化產品。
- 缺點:
內容生命週期短:貼文很快就被洗掉。
平台掌控權低:帳號有被封鎖的風險,觸及率也由平台決定。
連結放置不便:IG 貼文不能放連結,通常要引導到個人檔案的「主頁連結」。
建議:可以當作輔助的導流管道,但不要當成唯一的基地。
基地蓋好了,就要開始找「軍火商」了!也就是加入聯盟行銷平台或廠商自營的計畫。在聯盟行銷台灣市場,新手可以從以下幾個地方開始:
這些平台的好處是中文介面、付款方便(直接匯台幣到你戶頭)、客服溝通無障礙。
聯盟網 (Affiliates.One):台灣數一數二大的平台,合作廠商非常多,從電商、旅遊到金融、線上課程都有,是新手入門必逛的平台。
通路王 (iChannels):也是台灣的老牌平台,跟很多大型電商如 aifian、ET Mall 東森購物網等有合作。
很多你我熟知的電商,都有自己的行銷聯盟計畫,可以直接去他們的官網申請。
博客來 AP 策略聯盟:如果你想推薦書籍、文具、課程,這是很好的選擇。
Momo 點點賺:台灣電商龍頭,產品種類包山包海,什麼都能賣。
蝦皮分潤計畫 (Shopee Affiliate Program):年輕人最愛用的蝦皮,也有自己的聯盟計畫,適合推廣流行商品和生活小物。
樂天市場聯盟行銷:日系血統的電商,有很多獨特的日本商品。
如果你的內容主題跟國外產品有關,或是你想挑戰更大的市場,那一定要認識這些國際大咖。
Amazon Associates (亞馬遜聯盟計畫):全球聯盟行銷的始祖和最大玩家。無論你想推薦什麼,從書、電子產品到廚具,上面幾乎都有。雖然近年佣金率有調降,但其產品多樣性和高轉換率,依然是許多人的最愛。
ShareASale / CJ Affiliate:這兩個是國際版的「聯盟網」,集合了成千上萬個品牌,特別是很多國外的軟體服務 (SaaS) 和電商品牌,都可以在上面找到。
ClickBank:專注於「數位產品」(如電子書、線上課程、軟體)的平台,佣金率通常非常高(可能高達 50%-75%),但也要慎選產品品質。
新手上路小撇步:一開始不要貪心,先從 1-2 個你最常用、最熟悉的平台開始。例如,如果你愛看書,就先申請博客來;如果你常在 Momo 買東西,就先加入點點賺。先跑通一次「申請計畫 → 取得連結 → 寫文推廣 → 獲得第一筆佣金」的流程,你會更有成就感!
在你看完上面的美好藍圖,準備衝刺之前,身為一個負責任的引路人,我必須要跟你聊聊「聯盟行銷」最真實的一面。它既是創造被動收入的天堂,也可能是一個讓你挫折感滿滿的地獄。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聯盟行銷優缺點,才能用正確的心態看待這個行銷聯盟。
超低啟動成本與門檻:這大概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。你不需要像開店一樣,先砸個幾十萬裝潢、囤貨。經營聯盟行銷,最大的花費可能就是一年幾千塊的網站主機和網域費用。如果你先從社群或 YouTube 開始,成本更是趨近於零。
創造真正的被動收入:這不是說你什麼都不用做錢就會掉下來。而是你「一次性的努力,可以帶來持續性的收入」。你花 10 個小時寫的一篇超優質 SEO 文章,可能在接下來的 2、3 年,甚至更久,都持續透過 Google 搜尋為你帶來流量和佣金。這就像種下一棵會自動結果的樹。
極高的工作自由度:你可以決定你要在哪裡工作(只要有網路)、什麼時候工作。更重要的是,你可以「決定你要跟誰合作」。你只推薦你真心認可的品牌,保有自己的格調和靈魂,不需要為五斗米折腰去推廣爛東西。
零庫存、零金流、零客服壓力:這是聯盟行銷和自己做電商最大的差別。你不需要煩惱跟廠商叫貨、在家裡堆滿紙箱、每天跑郵局寄貨,更不用半夜回覆客人「我的貨怎麼還沒到」的訊息。你專心做你最擅長的事——創造內容,其他麻煩事都交給廣告主去處理。
需要長時間的耕耘與耐心:這是最多人陣亡的原因。聯盟行銷絕對不是一個「速成」的賺錢方式。你的網站或頻道需要時間累積內容、建立權重、獲得搜尋引擎的信任。前三個月甚至半年,收入可能是零或非常少,這是非常正常的。很多人看不到立即回報就放棄了。
收入前期不穩定:你的聯盟行銷收入直接跟你的流量和轉換率掛鉤。今天 Google 演算法一更新,你的文章排名掉了,收入可能就直接腰斬。或是你推薦的產品進入淡季,銷量也會下滑。在初期,千萬不要把聯盟行銷當成你的主要收入來源,它比較適合當作一個「有潛力的副業」來經營。
市場競爭激烈:你覺得好賺的利基市場,別人也覺得。特別是一些熱門領域,如 3C 產品、理財、旅遊,早就充滿了許多強大的競爭者。這也是為什麼前面強調「選擇利基」那麼重要,你需要找到一個獨特的切入點,才能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。
規則變動的風險:你的生殺大權,某種程度上掌握在廣告主手上。他們可以隨時更改佣金比例、Cookie 有效期,甚至無預警地關閉整個聯盟計畫。最知名的聯盟行銷案例就是 Amazon 聯盟計畫在 2020 年無預警大砍多個類別的佣金,讓許多以此為生的推廣者哀鴻遍野。
小提醒:如何聰明避開聯盟行銷陷阱?
誠信至上,只推薦你信得過的產品:你的信譽,是你最寶貴的資產。不要為了賺快錢去推廣一個你自己都沒用過、品質堪慮的產品。讀者不傻,被騙一次,他就不會再相信你了。
分散風險,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:不要只依賴單一一個聯盟計畫,特別是不要把 100% 的收入都壓在 Amazon 上。你可以同時經營多個不同類型、不同平台的聯盟計畫。一個計畫垮了,你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。
建立你自己的「魚池」:不要過度依賴 Google 或 FB 的演算法。要積極透過電子報 (Email Marketing) 或 LINE 官方帳號,把你的忠實讀者圈起來。這些名單是真正屬於你的資產,你可以隨時直接與他們溝通,而不受平台限制。
透明揭露,建立信任:在你的網站上清楚註明「本站包含聯盟連結」。這不僅是誠實的表現,在很多國家(如美國)甚至是法律規定。大方地告訴讀者,他們透過你的連結購買,你會得到分潤,這能支持你繼續創作。誠實,永遠是最好的策略。
看到這裡,相信你對「聯盟行銷是什麼」已經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。不過,我猜你心裡可能還有一些小問題,這裡我整理了幾個新手最常問的,一次幫你解答。
答案是:絕對可以,但它是一場馬拉松,不是一百米短跑。在台灣,已經有非常多成功的聯盟行銷案例,許多知名的部落客和 YouTuber,其聯盟行銷收入甚至遠超過他們的正職。但他們都不是一夕成功的。成功的關鍵在於「持續產出高品質的內容」和「專注於一個你熱愛的利基市場」。如果你能把讀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真心誠意地為他們解決問題,錢自然會跟著來。反之,如果你只想著怎麼快速賺錢、到處亂貼連結,那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。
這個問題太重要了,我們再強調一次:它們完全不同!
聯盟行銷是「單層式」的產品推廣,你專注賣東西,不用拉人、不用囤貨,加入通常免費。
直銷是「多層式」的組織建立,重點在找下線,通常要繳入會費或買產品才能加入。
請記得,聯盟行銷是一個正規、透明的網路行銷模式,全球各大品牌(從 Apple 到 Nike)都在使用。不要把它跟有爭議的直銷混為一談。
答案是:豐儉由人,但可以非常低。
最低成本方案(幾乎為零):直接利用現有的 Instagram、Facebook 或申請一個免費的 YouTube 帳號開始。你不需要花任何錢,只需要投入你的時間。
推薦的專業方案(一年約 NT\$3,000 - \$5,000):如果你想長期經營,強烈建議你架設一個自己的 WordPress 網站。你需要購買:
網域 (Domain):你的網站門牌,一年約 NT\$300-500。
主機 (Hosting):你的網站空間,一年約 NT\$2,500 - \$4,500 不等(推薦 Bluehost、Cloudways 等)。
用一年一頓大餐的錢,投資一個可能為你帶來持續被動收入的事業,這絕對是一筆划算的投資。
答案是:從一個便當錢到一棟房子的頭期款都有可能,完全取決於你的努力。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。你的聯盟行銷收入取決於以下幾個變數:
收入 = 流量 × 點擊率 × 轉換率 × 佣金金額
新手期 (0-6 個月):NT\$0 - \$1,000 / 月。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學習和累積內容,而不是賺錢。
成長期 (6-18 個月):NT\$1,000 - \$30,000 / 月。當你的 SEO 開始見效,流量穩定成長,你會看到明顯的收入進帳。
成熟期 (18 個月以上):NT\$30,000 - \$100,000+ / 月。如果你經營得當,成為利基市場的權威,收入沒有上限。
重點是:不要跟別人比較收入,專注在把自己的內容做好,收入成長是自然而然的結果。
建議從「台灣本土平台」或「你最常消費的電商平台」開始。
首選:聯盟網 (Affiliates.One) 或 通路王 (iChannels)。
原因:中文介面好上手,廠商多樣,付款和客服都方便,可以讓你快速建立信心。
次選:博客來、Momo、蝦皮等電商自營計畫。
原因:這些都是你平常就在用的平台,你對它們的產品很熟悉,推薦起來會更真心、更有說服力。
等你熟悉了整個聯盟行銷操作方式後,再考慮挑戰 Amazon 聯盟計畫等國際平台,逐步擴大你的收入版圖。
恭喜你,堅持看到了最後!相信現在,當你再看到「聯盟行銷」這四個字時,心裡不再是問號和恐懼,而是充滿了理解和躍躍欲試。
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這趟旅程的重點:
聯盟行銷是什麼? 它是一種基於成效的合作夥伴關係。你透過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來推薦產品,並從中賺取分潤。它不是直銷,也不是詐騙。
如何運作? 核心是 CPS (按銷售分潤) 和 CPL (按名單計費)。成功的關鍵在於提供「價值」,而不是硬塞「廣告」。
新手如何開始? 遵循三步驟:選定利基市場 → 建立內容平台(推薦部落格)→ 加入聯盟計畫(從台灣本土平台開始)。
優缺點? 優點是低成本、被動收入、高自由度;缺點是耗時、競爭、收入不穩。你需要有正確的心態,把它當成一場馬拉松來跑。
聯盟行銷,說穿了,就是一門「信任」的生意。讀者因為信任你,才願意點擊你的連結;品牌因為信任你,才願意把佣金分給你。而這份信任,來自於你持續不斷地創造出真誠、有用的好內容。所以,我的最後一個建議是:現在就開始,但從「小」開始。不要想著一步登天,打造一個包山包海的帝國。先挑一個你真心熱愛、旁人看起來可能有點無聊的小主題——可以是你每天都在鑽研的手沖咖啡豆、讓你愛不釋手的機械式鍵盤,或是你帶小孩去過並真心推薦的親子餐廳。
開始寫下你的第一篇分享、拍下你的第一支影片。把你的熱情和專業,轉化成對他人有幫助的內容。內容是你的地基,流量是你的活水,而信任,是你這座大樓能蓋多高的關鍵。當你真心誠意地分享價值時,聯盟行銷的收入,自然會成為你努力過後,最甜美的那顆果實。
無論你是聯盟行銷新手還是資深玩家,一個好的CRM系統都能幫你更有效管理合作夥伴與客戶。OKKI CRM 專為外貿B2B企業打造,立即探索它如何幫助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!
立即體驗 OKKI CRM上一篇: CTA 是什麼?完整解析 CTA 中文定義與策略,教你如何用 CTA 提升外貿 B2B 轉化率
下一篇: invoice 範本完整指南:收據發票怎麼開最專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