銷售流程與售後服務流程完整指南(含銷售流程步驟、銷售流程圖與銷售循環解析)
   |    2025-09-22

做外貿的朋友,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情況?好不容易透過展會、B2B 平台拿到一些詢盤,感覺機會來了,但接下來呢?開發信寄了石沉大海、報價單送出去音訊全無,客戶追蹤到一半,自己都亂了套,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。這些場景,你熟悉嗎?

相信我,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。我自己在外貿產業打滾了十多年,從一個菜鳥業務,到後來帶領團隊,我看過太多有潛力的業務,因為缺乏一套清晰的「銷售流程」而錯失訂單;也看過太多公司,因為忽略了「售後服務流程」的重要性,而白白流失了辛苦開發來的客戶。

我深刻體會到一件事:一套標準化、可執行的銷售流程,加上一個讓客戶安心的售後服務流程,才是一家外貿企業能夠持續成長、基業長青的真正關鍵。

▌銷售流程是什麼?為什麼外貿企業一定要重視「銷售流程」與「售後服務流程」

很多剛入行的業務會覺得,「銷售流程」聽起來很官僚、很死板,不就是找到客戶、報價、成交嗎?哪有這麼複雜?但事實上,一個定義清楚的「銷售流程」,是你和團隊的作戰地圖。

銷售流程(Sales Process),簡單來說,就是一套將潛在客戶(Lead)轉化為正式客戶(Customer)的、可重複執行的標準步驟。它就像一個 GPS 導航,告訴你從 A 點(發現客戶)到 B 點(完成交易)該走哪條路、會經過哪些站點、在每個站點該做什麼。

為什麼這張地圖如此重要?

  • 提升成交率: 當你有明確的銷售流程,你就知道在每個階段該對客戶說什麼、做什麼,不會因為忘記跟進或搞錯步驟而丟失訂單。

  • 提高團隊效率: 如果沒有標準流程,團隊裡的張三用 A 方法、李四用 B 方法,不僅經驗無法傳承,主管也很難管理和評估成效。標準化的流程能讓整個團隊的炮火朝向同一個方向。

  • 精準預測業績: 當你把銷售過程數據化後(例如,每個階段的轉換率),你就能更科學地預估未來的營收,而不是只靠「感覺」。

我見過最常見的錯誤,就是沒有標準化的銷售流程。業務各自為政,有人勤於開發卻疏於跟進,有人擅長談判卻敗在售後,整個團隊看似很忙,但力量卻是分散的。而一個完善的「售後服務流程」,則是這張地圖的延伸,確保客戶抵達終點後,還願意再次踏上與你合作的旅程。它決定了你的客戶是「一次性客戶」,還是「終身夥伴」。

▌銷售流程步驟完整解析:從開發到成交的每一步

一套完整的外貿「銷售流程步驟」就像一場精密的戰役,環環相扣。接下來,我會把這場戰役拆解成五個關鍵階段,並分享每個階段的實戰技巧。

第一步:尋找潛在客戶(Prospecting)

這是所有故事的開端。沒有潛在客戶,後面的一切都是空談。在外貿領域,開發陌生市場尤其重要。

▾ 有效的開發管道有哪些?

傳統管道: 國際展會、B2B 電子商務平台(如 Alibaba, Global Sources)依然是獲取大量精準詢盤的重要來源。

數位化管道:

  • SEO 與內容行銷: 透過建立公司官網(獨立站),發佈專業文章、案例分享,讓客戶透過 Google 搜尋主動找上你。這是建立長期專業形象、擺脫平台比價的最好方式。

  • 社群媒體: LinkedIn 是開發 B2B 客戶的寶庫。你可以主動搜尋目標產業的採購、CEO,建立連結並開啟對話。

  • 海關數據: 購買目標市場的海關數據,可以直接分析出誰是你的潛在買家,以及他們的採購頻率和供應商是誰。

第二步:建立初步聯繫

拿到名單或詢盤後,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抓住對方眼球,決定了你是否有機會進入下一關。

▾ 陌開信(Cold Email)怎麼寫?

主旨: 千萬不要用 "Quotation for [Product]" 這種千篇一律的標題。試試看更具吸引力的,例如:"A Question about [Your Target Company]'s [Product Category] Sourcing" 或 "Idea for improving [Your Target Company]'s product line"。

開頭第一句話: 不要急著介紹自己。先證明你對他做過功課。例如:「我在貴公司的網站上看到你們最近推出了新的 XX 系列,對此印象深刻。我們正好是 XX 領域的關鍵零件供應商...」

電話開發話術: 如果是電話開發,開頭 15 秒是黃金時間。直接表明身份,並迅速拋出一個對他有價值的點。「X 經理您好,我是台灣 XX 公司的 [你的名字],我們專門協助像貴公司一樣的 [產業] 公司,透過 [我們的方案] 解決 [他們可能有的痛點],不知道您是否方便給我 3 分鐘的時間...」

第三步:需求確認與方案呈現

這是從「推銷」轉為「顧問」的關鍵一步。你的目標不再是賣產品,而是解決客戶的問題。

▾ 學會提問,而不是一直說:

開放式問題: 多用「如何 (How)」、「什麼 (What)」、「為什麼 (Why)」來提問,引導客戶說出他真正的需求和痛點。例如,不要問「你們需要我們的 A 產品嗎?」,而是問「目前你們在採購這類產品時,最困擾的問題是什麼?」

SPIN 提問法: 這是一個經典模型,透過情境 (Situation)、問題 (Problem)、影響 (Implication)、解決 (Need-payoff) 四種類型的問題,一步步挖掘客戶的隱性需求,並讓他自己意識到你的產品的價值。

▾ 準備客製化的資料與報價:

不要一份通用報價單走天下。根據你前面訪談到的客戶痛點,調整你的產品介紹和報價方案。例如,如果客戶最在乎交期,就在方案中特別強調你的生產排程和物流優勢;如果客戶在乎品質,就把你的認證、檢測報告放在最顯眼的位置。

第四步:異議處理與談判

當客戶提出異議時,恭喜你,這代表他對你的方案是認真的。這不是拒絕,而是需要更多資訊的信號。外貿中最常見的三大異議:

異議類型常見說法應對心法與話術
價格 (Price)"Your price is too high." / "別家比你便宜。"心法: 不要馬上降價,要重塑價值。
話術: "我理解您對價格的考量。請問您是和哪一種類型的產品做比較呢?我們的價格包含了 [A, B, C] 這些售後服務和品質保證,這是許多低價廠商無法提供的。長期來看,這能為您省下更多維護成本。"
交期 (Lead Time)"Your lead time is too long." / "我需要更快拿到貨。"心法: 誠實溝通,提供選項。
話術: "我了解您希望盡快拿到貨。我們目前的標準排程確實是 X 週,這是為了確保每一個出廠的產品都經過完整的檢測。如果情況緊急,我們可以討論看看是否能透過空運,或是分批交貨的方式來滿足您的時程?"
品質 (Quality)"How can I trust your quality?" / "我擔心品質不穩定。"心法: 拿出證據,化解疑慮。
話術: "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。除了提供樣品給您測試外,我們也擁有 [ISO9001, CE] 等國際認證。同時,我們可以提供過去服務 [某知名客戶] 的案例給您參考。您也可以在合約中註明驗貨條款,保障您的權益。"

第五步:成交與簽約

到了這一步,客戶基本上已經認可你了,只差最後的「臨門一腳」。

▾ 如何創造推力?

給予一個合理的理由: 「由於原物料價格即將上漲,這份報價的有效期是兩週。如果能在這之前確認,我們可以為您鎖定目前最優惠的價格。」

總結價值: 再次強調你的方案能為他帶來的所有好處。「總結一下,我們的方案不僅能解決您提到的 A 問題,還能透過 B 優勢幫您降低 C 成本。現在簽約,您下個季度就能看到成效。」

▾ 合同與付款流程注意事項:

合同 (PI/Contract): 清楚註明產品規格、數量、單價、總價、Incoterms® 貿易條件 (如 FOB, CIF)、交期、付款方式。

付款 (Payment): 常見為 T/T (電匯),例如 30% 訂金,70% 尾款見提單副本。如果是大額或高風險地區,可以考慮 L/C (信用狀)。務必確認公司帳戶資訊正確無誤。

▌善用「銷售流程圖」與理解「銷售循環」的重要性

當你理解了上述的「銷售流程步驟」後,下一步就是把它視覺化,變成一張清晰的「銷售流程圖」。

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。這張圖能讓整個團隊,從老闆到新進業務,都對我們的作戰計畫一目了然。如果我們把它視覺化,一個典型的 B2B 外貿「銷售流程圖」看起來會是這樣:

B2B 外貿銷售流程圖

潛在客戶開發 → 建立初步聯繫 → 需求訪談與資格確認 → 方案呈現與報價 → 商務談判與異議處理 → 簽訂合約 → 收款與生產 → 出貨與物流 → 售後服務與關係維護

這就帶出了另一個更宏觀的概念:銷售循環(Sales Cycle)。

image.png

銷售流程 vs. 銷售循環:

「銷售流程」更側重於從「開發到成交」的單次過程。

「銷售循環」則是一個閉環,它把售後服務和客戶關係維護也包含進來,視為下一次銷售的起點。

一個健康的企業,追求的不僅是完成單次的銷售流程,而是要縮短並優化整個「銷售循環」。為什麼?因為銷售循環越短,代表你的資金周轉越快、團隊效率越高,客戶從認識你到信賴你、再次下單的時間也越短。

▌「售後服務流程」:留住客戶,創造第二次成交的關鍵

很多公司把訂單成交視為終點,但在我看來,這恰恰是真正考驗的開始。一個完善的「售後服務流程」,是你從「供應商」晉升為「合作夥伴」的唯一途徑。

售後服務流程的核心價值

記住這句話:售後不是成本,而是投資,是下一次成交的開始。

尤其對於外貿來說,客戶遠在天邊,無法親眼看到你的工廠、摸到你的產品。他們之所以願意把幾萬、幾十萬美金匯到一個海外帳戶,靠的就是「信任」。而「售後服務流程」是否透明、可靠,正是建立這種信任的基石。

售後服務流程的關鍵步驟

一個讓客戶安心的「售後服務流程」,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環節:

1. 訂單確認與進度追蹤:

收到訂金後,立即發出正式的訂單確認函 (Order Confirmation)。主動告知客戶預計的生產排程,例如「目前訂單已進入備料階段,預計下週上產線」。

2. 出貨與物流通知:

在出貨前,再次與客戶確認收貨地址與聯繫人資訊。貨物發出後,第一時間提供提單 (Bill of Lading)、裝箱單 (Packing List)、商業發票 (Commercial Invoice) 等關鍵文件,並告知預計抵達日期 (ETA)。

3. 售後問題處理:

退換貨 (RMA): 建立清晰的退換貨政策與流程。一旦發生問題,讓客戶知道該找誰、需要提供什麼資訊 (如照片、影片)。

保固 (Warranty): 明確告知產品的保固期限與範圍。

技術支持 (Technical Support): 對於需要安裝或操作指導的產品,提供說明書、教學影片,甚至安排線上會議進行指導。

4. 客戶滿意度回訪:

客戶收到貨後一兩週,主動發一封 Email 關心:「請問貨物是否順利收到?產品使用上還習慣嗎?有任何需要我們協助的地方嗎?」這個簡單的動作,會讓客戶感覺非常溫暖。

售後服務流程如何影響長期合作

真實案例分享: 我曾經手過一個歐洲客戶,第一次下單金額不大,算是試單。貨到後,他反應其中一個零件有輕微的刮痕,雖然不影響使用,但他還是提出了疑慮。當時,很多同事覺得這是客戶在吹毛求疵。但我立刻啟動了我們的「售後服務流程」:

  • 立即回應: 半小時內回信,為造成他的困擾致歉。

  • 要求證據: 請他提供清晰的照片,以便我們內部判斷問題。

  • 提出方案: 確認是我們包裝過程的疏失後,我們立刻提出了兩個方案:A. 在他下一張訂單中免費補上雙倍數量的備品;B. 如果他急需,我們願意立即用快遞免費寄送新的零件給他。

  • 解決問題: 客戶對我們快速的響應和負責任的態度非常滿意,選擇了 A 方案。

結果呢?兩個月後,他下了一張比第一次大十倍的訂單。他在信中說:「我知道任何產品都可能出問題,但你們處理問題的方式,讓我覺得跟你們合作很放心。」這就是一個好的「售後服務流程」的威力。

▌如何透過數位化管理,優化你的「銷售流程」與「售後服務流程」

講了這麼多,你可能會想:「這些流程聽起來很棒,但執行起來好麻煩啊!我的客戶資料在 Excel,溝通紀錄在 Email,訂單文件在電腦資料夾,怎麼串起來?」

這就是傳統管理方式的痛點:

  • 資訊孤島: 客戶資料分散各處,業務離職,客戶就跟著消失。

  • 容易遺忘: 每天處理大小雜事,很容易忘記要跟進哪個客戶、處理哪個售後問題。

  • 無法協作: 業務、助理、老闆之間的資訊不同步,溝通成本極高。

要解決這個問題,唯一的答案就是數位化。而 CRM (客戶關係管理) 系統,正是串連起「銷售流程」與「售後服務流程」的最佳工具。

一個好的外貿 CRM 系統如何幫助你?

  • 統一管理客戶資訊: 從客戶哪裡來、聯絡紀錄、報價單、訂單合同,所有與客戶相關的資訊都集中在一個地方,永不遺失。

  • 視覺化銷售流程: 系統可以將你的「銷售流程圖」變成一個個看板,哪個客戶在哪個階段一目了然,你只需要拖拉卡片就能更新進度。

  • 自動化跟進提醒: 你可以設定任務提醒,例如「3 天後跟進 A 客戶的報價」、「明天要寄出 B 客戶的出貨通知」,系統會自動提醒你,再也不怕遺忘。

  • 串連售後服務: 客戶的售後問題可以在系統中立案追蹤,指派給相關人員處理,從問題提出到解決,所有過程都被完整記錄,方便追溯。

以我們 OKKI CRM 為例,我們特別針對外貿產業的特性進行了優化。曾經有一個客戶,他是一個「一人外銷團隊」,自己包辦了開發、報價、跟單、出貨所有事情。在使用 OKKI 之前,他每天都被各種瑣事淹沒,常常搞不清楚哪個客戶該優先處理。

導入 OKKI 後,他把自己的「銷售流程」和「售後服務流程」完整地建構在系統裡。現在,他每天早上打開 OKKI,儀表板就會清楚告訴他今天的待辦事項、哪些客戶進入了談判階段、哪個「銷售循環」週期過長需要特別關注。他告訴我:「OKKI 就像我的數位分身,幫我記住了所有細節,讓我能把精力真正花在『與客戶溝通』這件最重要的事情上。」

▌關於銷售流程與售後服務流程的常見問題 (FAQs)

Q1: 「銷售流程」與「銷售循環」到底有什麼不同?

A: 你可以這樣想像:「銷售流程」是從台北車站到高雄左營站的單趟旅程,目標是順利抵達;而「銷售循環」則是包含你從高雄回到台北的來回旅程,是一個完整的閉環。前者關注如何成交,後者則包含成交後的關係維護與再次成交。

Q2: 外貿業務在銷售流程中最容易出錯的環節是什麼?

A: 根據我的觀察,最常見的兩個錯誤點是:1) 需求確認不足,在還不了解客戶真正要什麼的時候就急著報價,導致報價不精準;2) 跟進不力,報價後沒有建立系統性的跟進計畫,讓機會白白流失。

Q3: 「銷售流程圖」需要每間公司都一樣嗎?

A: 完全不需要!本文提供的「銷售流程圖」是一個通用範本。你必須根據自己公司的產品特性、目標市場和客戶類型來進行客製化。例如,高單價的設備業,可能在「方案呈現」後還需要「樣品測試」、「工廠審核」等步驟。

Q4: 如何讓「售後服務流程」真正幫助我提升客戶黏著度?

A: 關鍵在於「主動」而非「被動」。不要等客戶找上門才處理問題。主動告知訂單進度、主動關心貨物使用情況、主動提供新產品資訊,這種「超乎預期」的服務,才能建立鐵粉客戶。

Q5: 「銷售流程步驟」是不是越多越好?

A: 不是。流程的設計是為了「效率」和「品質」,而不是「複雜」。如果你的產品很單純,交易模式簡單,那你的「銷售流程步驟」就可以很精簡。反之,複雜的專案才需要更詳細的步驟。重點是,每個步驟都要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。

Q6: 我們是外貿小團隊或 SOHO,要怎麼落地標準的銷售流程?

A: 小團隊更需要流程!因為人力有限,更要確保每一分力氣都花在刀口上。你可以從最簡單的版本開始:

  • 用紙筆或 Excel 畫出你們的「銷售流程圖」。

  • 為每個階段定義出 1-2 個關鍵動作。

  • 團隊每週開一次短會,對照流程圖檢視所有客戶的進度。

  • 當你覺得 Excel 不夠用時,就是導入像 OKKI 這樣輕量級 CRM 的最好時機。

Q7: 「售後服務流程」一定要數位化嗎?用 Email 不行嗎?

A: 初期客戶少的時候,Email 或許還能應付。但當客戶一多,問題類型一複雜,Email 就會變成一場災難:信件被淹沒、責任歸屬不清、處理進度不明。數位化的「售後服務流程」(例如透過 CRM 的工單系統)能確保每個問題都被追蹤、被解決,並留下完整紀錄,這對企業的長期信譽至關重要。

Q8: 「銷售循環」縮短是不是代表效率一定提升?

A: 大部分情況下是如此,因為它代表更快的資金回流和更高的成交效率。但有一個例外:不能為了縮短「銷售循環」而犧牲了「需求確認」或「建立信任」的過程。有些大型或複雜的 B2B 交易,本身就需要較長的決策週期,強行縮短反而會欲速則不達。關鍵是找到屬於你自己產業的最佳節奏。

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讓你對「銷售流程」和「售後服務流程」有一個更全面、更實戰的理解。

記住,在外貿這條路上,沒有一夕致富的捷徑,只有靠著一套扎實的系統,一步一腳印地累積信任、贏得訂單。建立起屬於你的作戰地圖,並善用數位化工具來賦能,你將會發現,成交,其實可以是一件更從容、更高效的事情。

準備好優化您的銷售流程了嗎?

讓 OKKI CRM 成為您最強大的數位夥伴,從客戶開發到售後服務,一手掌握,永不遺漏。

立即體驗 OKKI CRM

上一篇: 外銷 B2B 業務法寶|社群媒體開發潛在客戶之LinkedIn領英

下一篇: 外貿業務銷售技巧與話術:從陌生開發到成交的系統化戰略

相关推荐